【雀鳥保育】調查指后海灣棲息地12種水鳥數量平均大減逾8成 研究團隊籲加強保育濕地
發布時間: 2021/06/25 13:46
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聯同香港觀鳥會在后海灣棲息地進行調查,統計42種會到飛到該地區的水鳥在過去20年間的數量變化,今日(25日)公布調查結果。調查發現,有12個物種的種群數量近年飛到后海灣的數量顯着減少,平均下跌逾8成,部分物種於10年再沒有飛到該地;有9種物種組群數量有上升,相信與保育成效有關。有關發現已於國際學術期刊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》上發表。
香港觀島會自1998年起每月都會進行水鳥普查,觀察到后海灣地區,即香港西北部位置,包括米埔濕地等地,度冬水鳥物種數量變化。嶺大和香港觀鳥會的研究團隊今次分析了由1998至2017年期間的42個越冬水鳥物種的數量變化,發現有12個物種到后海灣的種群數量顯著減少,跌幅平均逾8成。根據中國及日本的相關研究,其中3個物種,即白骨頂、針尾鴨,及卷羽鵜鶘,在其他地方停留數量都有下降趨勢,屬區域性減少。
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指出,以卷羽鵜鶘為例,近10年已沒有在后海灣地區觀察到該雀鳥停留,而在90年代至2005年前,當時平均會有10多隻停留,跌幅是100%。而白骨頂,以往平均會有2千至3千隻在該地停留,近10年就只有約100隻,跌幅亦逾9成。翹鼻麻鴨則由以往有1000隻會到后海灣棲息,大幅下降至近5至10年的每年數隻。
宋亦希分析,如果雀鳥的遷徙路線會經過黃海,其減少的幅度會比較多,相信是與黃海地區在過去50年間,沿海城市受開發而導致泥灘生態價值大幅下降有關。團隊亦發現,體型較大的物種,例如卷羽鵜鶘,數量跌幅較高,估計與人類狩獵有關。另外,在西伯利亞南部繁殖的物種,數量跌幅亦較高,相信與全球暖化有關。
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指出,東亞—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是不少水鳥物種的遷徙路線,而由於沿海城市逐漸開發,令沿海泥灘及濕地被填平,雀鳥沒有中途站,「好似整個飯堂消失,雀鳥就沒有足夠糧食」,是導致牠們數量減少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。
不過,研究亦發現有9款物種的數量有上升,包括黑臉琵鷺、黑翅長腳鷸、池鷺等,其中黑臉琵鷺的數量有大幅上升,相信是與政府投入保育資源、狩獵情況減少有關。至於其餘8種物種種群數量上升的原因,宋亦希表示,由於沒有附近其他棲息地的數據,具體原因不明,但估計與其他沿海濕地被開發,而后海灣變化較少有關。
余日東表示,數據指出,部分將后海灣當停棲地的雀鳥數目上升,相信與保育工作有關,反映保育對后海灣地區的濕地產生積極影響,因此須長期對水鳥進行監察,確保並加強現有保育政策。他又強調,米埔濕地及后海灣地區是雀鳥遷徙期間的一個重要落腳地,所以要保持保育工作,包括監測沒有非法傾倒泥頭的情況。
TOPick「親子最營食譜大賽」, 立即參加贏LC鑄鐵煲及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等大獎,立即參加:https://bit.ly/34A3AsA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黃悅晴